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不习惯入耳式耳机的影响因素
耳套影响舒适度的因素
我们已经从耳机的基本设计和音质的角度上讨论过耳套密封的重要性,我们则要讨论其他的一些影响舒适度的因素,主要关注“多节套式耳套”(因为海绵套很软并且佩戴没有异物感,所以其总体上受这些因素影响不大)。
佩戴
大多数单节套的入耳式耳机,如常见的 EP-630 和 CX300,可以被我们完全的浅入到耳道里(全入的话大约8-9mm)。浅入意味着较差的抗干扰能力和隔音效果,但是对用户来说却更舒适。而大多数“多节套”的入耳式耳机则需要我们深入到耳道里(全入后 >9mm )。深入意味着更好的密封性和更加的隔音效果,当然舒适度也下降了。
耳套的材料
软塑型耳套作为常用的耳套,可以由硅胶或者聚氯乙烯来制造,并且可以生产不同的厚度。总而言之,硅胶套跟软也比聚氯乙烯套更舒服。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硅胶套都是一样的软硬的。
耳套的厚度
原则上,越薄的耳套越舒服。不过薄的耳套隔音会差一些。
耳机外壳设计
耳机壳扮演了安置发音单元的角色。基本上,外壳越小越瘦舒适度就越好。这里就是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舒适度的例子:
例1:UE系列-- 单节套-浅入,硬/软都有,厚,外壳大 = 不太舒服,隔音尚可。
例2:CX300--单节套-浅入,软,瘦,外壳小 = 舒适,隔音不好。
例3:ER-6i--三节套-深入,软,厚,外壳小 = 不太舒服,隔音很好。
例4:SA6--两节套-深入,软,中等厚度,外壳小 = 很舒服,隔音好。
例5:RE1 大双节 – 深入, 软/硬都有, 厚/薄都有,外壳小 = 很舒服,隔音好。
实际使用耳套要花一段时间来适应的,因此不要轻易的下任何结论。个人偏好会在舒适度的判断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不过这些感受也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我的建议是:在给你的入耳式耳机判死刑之前,请多给你自己和你的耳机一些时间,你甚至可能从此爱上这款你从前认为不舒服的耳机。(译者的话:小四党都深有体会吧,三节套会随着时间的变软,佩戴也更加舒适的)
- 上一条:入耳式耳机选购方法
- 下一条:正确使用入耳式耳机的使用方法